1、关于淮南王刘安
淮南王刘安,西汉哲学家、文学家。汉高祖孙。父淮南王刘长因谋反被流放西蜀,途中自杀,安遂袭父王位。其为人好读书、鼓琴,不喜驰骋射猎,辩博善为文辞。欲行德流誉,遂集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“作为《内书》二十一篇,《外书》甚众,又有《中篇》八卷,言神仙黄白之术,亦二十余万言”(《汉书·淮南衡山济北王传》)。只有《内书》流传至今,即《淮南子》二十一篇。该书思想以道、儒、阴阳、法、墨等诸家思想杂糅融合,而以道家为主。刘安的思想即为该书的思想。认为世界的本原和动因是“甚淖而滒(像烂泥稀粥一样柔软),甚纤而微”(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)的物质性的“道”,道产生气,阴阳二气化为天地、日月星辰、四时和万物,这是一个无目的自然过程。主张人应效法“道”,实行自然无为,即“循理而举事,因资而立功(‘功’原作‘权’,依王念孙说改)”(《修务训》)。反对目的论,但不否认“天人感应”。在形神关系上认为“精神”“受于天”,“形体”“禀于地”;形、气、神三者互相制约、互相影响;且以精神为主导,故养生的关键在于“保其精神”(《精神训》)。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自然过程,反对盲目法古,主张“不法其已成之法,而法其所以为法。所以为法者,与化推移者也”(《齐俗训》)。在认识论上提出“物至而神应”,“知与物接,而好憎生焉”(《原道 训》)。反对苛政,主张君道无为。批判儒墨之学,反对废百家之言。其思想主要倾向是唯物主义,但含有唯心主义杂质。后因谋反事败露自杀。
——《中国哲学大辞典》(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)
2、关于《淮南子》作者关于《淮南子》的作者,有比较含混和比较明确的不同说法。比较含混的说法是,《淮南子》是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共同撰著的。但是史称淮南王“招致宾客方术之人数千人”,这些人不可能都是《淮南子》的作者。淮南王的门人宾客中究竟有哪些人参与了《淮南子》的撰著?于是又有一种比较明确的说法,认为是淮南王刘安“与苏飞、李尚、左吴、田由、雷被、毛被、伍被、晋昌等八人,及诸儒大山、小山之徒,共讲论道德,总统仁义,而著此书。”指出了淮南王以外的另一些作者的名字。再后来,这里出现的八个名字又被统称为“八公”,于是《淮南子》的作者就成为淮南王刘安和八公了。这个说法通行于明清时代,基本上不被质疑。我们的目的,就是考察这些不被质疑的说法是否具有充分的根据。
——《<淮南子>作者考》(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·陈静)【查看更多】